IP切换器的上架方式
发布时间:1335594569 作者:Reton技术部.ZhouIP KVM切换器上架部署的质量是决定IP KVM切换器使用效果(即系统管理员通过IP KVM切换器管控服务器的体验与感受)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流行的远程控制软件PC ANYWHERE、WINDOWS TERMINAL SERVICES、REMOTE DESKTOP、VNC等相比较,IP KVM切换器有更强大的功能。
IP KVM切换器上架部署的方式,直接决定了服务器KVM信号到达IP KVM切换器时的质量,即信号的衰竭程度和受周围环境中电磁干扰的程度。由于IP KVM切换器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操作。无论被控端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如何,在主控端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地对远端设备进行管理,IP KVM切换器可用来执行管理任何类型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无论是INTEL、SUN、POWERPC,或是WINDOWS、LINUX、SOLARIS、NOVELL等。
但是经由IP KVM切换器的服务器接口模块的转换,来自被控服务器的键盘、视频、和鼠标端口的KVM信号通过一根UTP线缆被传送到IP KVM切换器。在这一信号传送过程中,服务器视频信号仍以模拟信号的状态在UTP线缆上传送。因此它的衰变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第一,信号强度在UTP线缆上的自然衰竭,第二,信号受机房内电磁场的干扰而发生扭曲。由于IP KVM切换器不能对已发生衰变的信号进行回复与修正,因此IP KVM切换器上架部署的要旨就在于控制KVM信号从服务器经由UTP线缆传递到IP KVM切换器这一过程中衰变度,使其尽可能地小。显然,控制UTP线缆的长度和UTP线缆的布线方式是关键。
另外,IP KVM切换器不要求受管理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必须运行正常,也不需要在受管理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安装任何特殊软件,IP KVM切换器不会占用被控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相比之下远程管理软件不仅需要占用系统资源,而且还依赖于被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若服务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影响到远端的管理。而且IP KVM切换器可以实现带外管理。对计算机设备的控管可独立于被控设备所连接的网络之外,即使计算机、服务器本身的网络连线无法使用,仍然可以通过IP KVM 切换器就可以实现管理。
选择TOR或者EOR上架部署方式
在数据中心内的IP KVM切换器上架部署实践中,基本有两种部署方式分别是TOR(Top of Rack)和EOR(End of Row)。TOR方式中,IP KVM切换器被上架在服务器机柜的顶端,单台IP KVM切换器控制本机柜中的服务器,或包括相邻机柜中的服务器。IP KVM切换器与服务器之间UTP线缆通过机柜内和机柜顶端线槽进行走线,无需经过配线器跳转,且走线时应尽可能地远离机架内的电源线缆。EOR方式中,IP KVM切换器被上架在网络列头柜中并控制整个机柜列中的服务器。IP KVM切换器与服务器之间的UTP线缆通过服务器机柜中的配线器和列头柜中的配线器的两次跳转。显然,相比于EOR方式,TOR部署方式中服务器到IP KVM切换器的KVM信号传输所需的UTP线缆长度显著缩短。在TOR部署方式中,UTP线缆无需经过配线器的跳转,而UTP线缆与配线器的接插处,正是KVM信号最易受环境中电磁场干扰的所在,也是信号衰减最剧烈的所在。所以,TOR部署方式较EOR部署方式更容易控制KVM信号从服务器到IP KVM切换器的传送质量。因此,我们建议在数据中心上架部署IP KVM切换器时应当尽可能地采用TOR(Top of Rack)的方式。
由于KVM 是直接截获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信号,IP KVM切换器对设备的管理控制更底层,因此可以对系统进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级的维护,而远程管理软件必须在BIOS、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成功运行后才能实现远程管理。即使计算机、服务器开机就出现当机,因而需要开机到安全模式,或是需要修改系统BIOS参数,IP KVM切换器仍然可以完整运行,很方便就进行这些设置。
IP KVM切换器上架部署方式决定了数据中心选配的IP KVM切换器的端口密度。数据中心内机柜中服务器部署密度一般为8台至12台。TOR上架部署方式下,单个IP KVM切换器可管理1至3个服务器机柜中的服务器。由此,为企业数据中心选配的IP KVM切换器的端口密度不宜超过32端口。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上架方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选择IP KVM切换器时,IP KVM首先要考虑安全性问题。重点要考虑传输数据能否加密,能否提供使用权限认证等。其次是兼容性问题,不仅不能受限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如HP、IBM及Sun服务器,Solaris、Unix 或 Windows等操作系统。
【在百度搜索更多 IP切换器的上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