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1320910239 作者:Reton技术部.Huang我们知道,模块化是数据中心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就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所谓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简单地说,就是将复杂、庞大的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存储以及制冷设备等,全都装进一个标准的金属集装箱柜中。自2006年首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推出以来,凭借其时间优势、成本优势及灵活拓展性,数据中心集装箱化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遍推崇,并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新潮流。以下是各著名厂商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大盘点。
Sun BlackBox
Sun最早提出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概念,并于2006年秋季推出了全球首个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Blackbox。BlackBox的问世,让业界无不为之惊艳。Sun 在BlackBox中部署了250台服务器,提供超过7TB的动态内存,超过2PB的磁盘存储。相对于建设一个同样的传统数据中心,Blackbox只需1/10的时间,以及1/100的建设成本,Blackbox所有的系统需求是一根电力线和一个Internet接入,另外加上一根供水管和一个外部冷却器。
HP POD
惠普于2008年7月推出了名为“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 Center”(POD)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首度推出的惠普HP POD的“块头”足够大,这个40英尺的HP POD集装箱设备提供了12TB的存储空间。随后在2010年2月,惠普又发布了其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小型版本,这一次的产品利用了标准的、长度20英尺的船载集装箱,外型尺寸只有首款产品的一半大小。惠普希望这种小型系统较低的起步价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而且尺寸缩小后也更容易交货,因为在全球的某些地区,其道路状况无法通行惠普原先重达10万磅(约45吨),长度达40英尺(约12米)的集装箱。
微软IT-PAC
微软给它的集装箱起名叫IT-PAC。微软的IT-PAC可以在各种环境中运行,并采用自然冷却方式,新鲜空气通过集装箱一侧装的百叶窗进入机箱。这种新一代的设计使得微软可以放弃目前很多数据中心的钢铁铝结构。数据中心可能没有边墙,虽然他们有屋顶,这是一个早期设计理念的修订版。由于受到过去将服务器放在帐篷里八个月的实验的启发,微软决定将就设备暴露在空气中。
IBM
IBM表示,他们可以在8至12个星期内在使用多个集装箱配置一个占地面积在500至2500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规模的便携式模块化数据中心拥有19个机架的空间,可以容纳798个1U服务器。使用IBM的iDataPlex机架服务器或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内的密度可以翻倍到1596个服务器,同时集装箱内的能耗仍然在范围之内。当然你可以在集装箱内放置任何你需要的设备,集装箱只是个平台。
思科
网络巨头思科也正在走向便携式集装箱型数据中心市场。这些便携式数据中心有40x8英尺和20X8英尺大小标准的两种产品。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都被塞进这些集装箱中。据思科美国公共部门高级副总裁Bruce Klein透露,思科已经接受了美国军方的150个集装箱数据中心订单。思科表示,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在12到16周的时间内即可部署完毕。其PUE值为1.05到1.25之间。
世纪互联
过去几年中,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方案均为国外企业提供,而在今年,国内也有一家厂商世纪互联发布了集装箱数据中心。中国首个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正式推出并投入销售。世纪互联集装箱数据中心实现了高密度IT设备布置,每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可容纳912台1U服务器,这相当于127个传统机房机柜(1.5KVA/rack)的容量,可以适用于深度不超过800mm的所有服务器。采用UPS集装箱单路N+1供电,电池后备时间10分钟,PUE值低至1.07。
【在百度搜索更多 小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