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VM 来看机房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发布时间:1318036768 作者:Reton技术部KVM的技术发展打破机房监控的速度与距离限制,其所支持的管理方式也由最初传统的机柜式管理逐渐演变到现在最新的无线KVM管理。
一.机柜式管理
早期的服务器全部集中在同一机房的机柜中,并透过一台KVM切换器进行监控。在此情况下,IT人员不能随意离开机房,他们必须全天候待在狭小空间中,以便严密地监控系统是否有不稳定、故障、当机或无法连结的问题,甚至于连服务器升级与软件更新也都必须在机房中完成。
如果IT人员暂时离开,也必须在发生问题时立即赶到机房中,并逐一检查是哪部服务器发生故障。更麻烦的是,如果同时有一个以上位于不同地点的机房,则需雇用多名管理人员,而且无法集中控管,此种管理方式非常没有弹性,也造成了IT人员的高流动率。
二 .网络化管理
网络科技的普及实现了机房的网络化管理,这一类的KVM切换器提供一条标准的UTP电缆线,如CAT 5或CAT 6缆线,使企业透过以太网络(Ethernet)来连结远程的主机与服务器,其连结距离最远可达数百公尺,大幅延长了管理者与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例如,瑞德斯通自主研发的数字KVM 切换器,其本地控制支持的距离可达300米。
此外,网络式KVM方案消除了网络管理人员频繁出入机房的困扰。网管人员不须再大老远赶到机房将当机的伺服器重新开机,也不必再受限于各个不同机房地点而往返奔波。相对的,每一位IT人员都可透过自己的计算机屏幕,全面掌控远程服务器主机,包括:CPU、硬盘使用率、风扇转速、操作系统、FRU各项装置,以及网络卡等各项运作数据。
三. KVM over IP
在全球化的风潮下,企业内部的机房管理,由原先的定点式近端管理,进一步发展为跨国的远距控管。应对全球化管理的需求,某些KVM 制造商,比如瑞德思通,便着手研发远程KVM,实现远程控管国际功能,大大拓展了KVM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KVM Over IP的原理,是让KVM切换器透过Internet或者Web连接远距离的服务器, IT人员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随时随地管理并维护机房。例如:深圳公司在美国地区拥有机器设备,深圳公司并不需要在当地拥有管理维修人员,因为 经由KVM远程网络管理装置,就能异地掌控所有工作内容。此一技术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业界标准的TCP/IP协议,业者因此不会被任何特定厂商自行开发的封闭标准所束缚,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管理环境。
此外,支持KVM Over IP技术的KVM管理装置多半内建网络浏览器,IT人员可通过登入浏览器进入机房建置的位置,并可使用图形化接口与鼠标拖拉操作(Point and Click)执行远程管理或设定加密功能。当机器本身出现状况时,即使IT人员不在屏幕前面,此类型KVM管理装置还可利用简讯或语音的方式发出警告通知,让IT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最新的服务器运作状态。
四. 无线化管理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正方兴未艾,未来KVM也将朝无线网络的方向发展。此类型无线KVM管理装置可籍由透过Notebook作为操作控制台,透过Notebook的无线网络连接无线KVM管理装置,再连结到远程的主机系统,并实时存取各种系统的运作信息,如此不但免除了铺设繁复缆线连结的程序,并可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责任编辑:Reton技术部) 赞【在百度搜索更多 从KVM 来看机房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