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发展演进的三大阶段
发布时间:1383206070 作者:Reton技术部
从发明计算机到目前网络盛行的横跨60余年的大的时间尺度来看,人类社会的计算方式经历了从集中主机要分散运算要再次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不是简单的往复的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1945-1971年代,计算机器件组成主要以电子管,晶体管为主,体积大,耗电大,主要运用于国防机构,科学研究等军事或者准军事机构。由于计算消耗的资源过大,成本过高,因此计算的各种资源集中也就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诞生了与之配套的第一代的数据机房。UPS,精密机房专业空调就是在这个时代诞生。
第二阶段:1971-1995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更多地朝着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快速演进。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计算的形态总的来说是分散为主,分散与集中并存。因此,数据机房的形态也就必然是各种小型,中型,大型机房并存的态势,特别是中小型机房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5-现今,互联网的兴起被示为计算行业从发明计算机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互联网的兴起本质上是对计算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而对人类社会分散计算资源的整合是计算发展本身的内在的要求与趋势。本阶段计算资源再次集中的过程绝不是对第一阶段的简单复制,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分散的个体计算资源本身的计算能力急速发展,比如摩尔定律和其后的多核技术就是典型的应用,二是个体计算资源被互联网整合。而这种整合现在也成了一个关键环节,因此也会不断的演进。顺着上述两条思路我们看现今的热点:INTEL和AMD的白热化竞争,刀片服务器,互联网宽带,IPV6,虚拟化,云计算等等均在上述思路覆盖之中。
数据机房建设的理念在发展的里程中也更加成熟和理性,不断的超越原来“机房”的范畴,日益演进为组织内部的支撑平台以及对外营运的业务平台。
(责任编辑:Reton技术部) 赞【在百度搜索更多 数据中心发展演进的三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