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和网络管理的区别
发布时间:1357355119 作者:Reton技术部
事实上,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和网络管理是不同的,尽管它们都同属于管理类产品,但是,无论是管理的角度、内容、方向还是手段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当前市场上常用的管理类产品来说,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和网络管理都有各自不同的产品,即便是同一品牌,也会分别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
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指的是针对一台或一群服务器在日常工作中的状态进行的管理。其中,状态的内容包括了服务器的容量、负载、开销、峰值以及它们所在的时间。
服务器的容量——由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决定。各部件型号的差别、性能的等级、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每一台服务器的容量。
服务器的负载——服务器的日常工作量。每台服务器都有工作侧重点,有些服务器是专用的:例如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而有些则是综合服务器:例如邮件、文件、日常办公等就可以综合使用一台服务器。无论是专用服务器还是综合服务器,只要是分配给该服务器的日常工作量就是服务器的负载。
服务器的开销——维持服务器正常工作需要的容量消耗的总和。服务器的开销不仅仅是服务器日常工作需要的资源消耗,同时还包括了维持服务器系统正常运行的操作系统及其工具软件所需的资源消耗。
服务器的峰值——服务器的峰值包含多种类型:服务器日常工作量占用系统资源开销的峰值、服务器响应请求的峰值、不同的部件在不同时间开销的峰值、服务器整体容量消耗的峰值、关键应用的峰值等等。这些不同资源、不同应用、不同部件的峰值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服务器整体运行的状况。
综上所述,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是指服务器完成任务的情况,它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响应速率。
网络管理就是对一个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状况和网络资源进行规划、设计、配置、监视、分析、组织和控制有关的所有的必要活动。
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各种现有资源,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限度地发挥构成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保护网络不受到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攻击和破坏,并在一个全面的角度对整个网络的结构、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能够及时的监测、分析并排除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潜在的问题。网络管理的目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所管理的网络以最优的性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和网络管理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的侧重点在确保服务器系统能够满足日常工作负载,并有足够剩余容量应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峰值而不出现某些应用不响应甚至宕机事件发生。要达到这个目的,管理员必须借助系统性能管理工具对服务器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对服务器系统及其上层应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性能数据采集,获得各种实时的性能参数,组成图表,模型,以供管理员对服务器当前的性能状态进行判断和识别。
网络管理的侧重点在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数据包的快速传递。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分析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各种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网络中的数据流量。
可以说,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是整个网络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是基础,服务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网络管理注重于数据传输过程中连接的通畅、快捷和安全。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注重于调用各种服务器应用时的响应时间、响应质量和响应安全。
因此,网络管理工具可以采用较低频率,广播轮循的方式来确定网络中各个接点当前的活跃程度。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工具基本都遵循的SNMP协议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而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则需要较高频率,定点采集的方式来获得实时度更高、覆盖面更广的系统性能数据。事实上,采集实时度越高,覆盖面越广,系统管理员在定制各种门限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可参照的数据就越准确,对系统性能的把握也越充分。
【在百度搜索更多 服务器系统性能管理和网络管理的区别】